光动力疗法(PDT)治疗出血性黄斑病变
出血性黄斑病变可发生于各年龄段,常常引起视力下降,视物变形,是一类严重的致盲疾病。其病理基础为脉络膜新生血管膜(CNV)形成。传统的治疗方法及效果均极为有限。
常见的出血性黄斑病变有以下几种:
1.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
2.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
3.高度近视黄斑出血
4.特发性黄斑出血
在以上黄斑病变中,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,又称老年黄斑变性(AMD),是一种与年龄有关的黄斑区的变性,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有增加的趋势。其发病机理至今未明。它是西方国家50岁以上人群中致盲的首要原因。
诊断检查项目:
1.常规视力、眼前节检查、中心视野检查;
2.详细的眼底检查;
3.眼底荧光血管造影(FFA),吲哚青绿眼底血管造影(ICGA)是不可缺少的检查方法;
4.光学相干断层扫描(OCT)。
出血性黄斑病变引起的脉络膜新生血管膜如果没有得到治疗,将持续损伤视力,最终失明。早期诊断、早期治疗是关键:病程早期、病变轻阶段是治疗的最好时机,有更多的机会阻止病程发展。在光动力治疗(PDT)临床应用以前,传统的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和激光光凝等,存在治疗效果不确定、治疗时间长、适应症受限和出现并发症等缺点。
光动力治疗(PDT):
经静脉注射一种特异的光敏剂,它能随血流达到脉络膜,选择性的与异常的新生血管(CNV)的内皮细胞表面的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结合,当用一种非热能激光照射靶部位,该光敏剂能最大限度的吸收激光能量,产生光化学反应导致血管闭塞,新生血管膜萎缩。而对正常的视网膜神经上皮组织没有损伤,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有效性。PDT具有靶向性强,操作简单,无创伤,疗效肯定,安全可靠等优点,已成为脉络膜新生血管疾病的重要治疗手段。
治疗后随访:治疗后7天、1月、3月复查FFA,以后每三月复查1次,若治疗不完全或有复发者,需重复治疗。
“扫一扫”分享
科室电话:020-62787147(眼科门诊) 020-62787325(眼科病房)